‘……然念方在冲年,适林庶务,保兹皇绪,属于母仪。宜尊皇后为皇太后,淑妃为皇太妃,军国事权兼取皇太后处分,必能袛荷庆灵,奉若成宪,抚重熙之运,副率土之心……’
这段遗诏的大概意思是,皇太子年纪太小,暂时由皇太后协助处理国家大事。
虽然真宗留下了遗诏,明确了刘娥的权力,但如何听政,却需要一个流程。
毕竟,本朝没有先例嘛。
参知政事王曾提议,皇帝和皇太后五日一御承明殿,决议国家大事。
但宰相丁谓却不同意这个提议。
丁谓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,好不容易斗倒了前任宰相寇准,恰好皇帝又死了,孤儿寡母的,他想要攫取更大的权力。
所以,他提了一个另外的建议。
皇帝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,其他时间,大事由太后和皇帝召集大臣一起商讨。
非大事则由宰府大臣商讨,有了结果再由内侍送到皇帝和太后面前,得到了皇帝和太后的首肯,方能施行。
相比于王曾的提议,这个提议就要狡猾许多。
什么事是‘大事’?
什么事是‘非大事’?
还不是他丁谓说了算?
此时,丁谓刚刚斗倒了老对手寇准,大权在握,两府大臣中一大半都是他的人。
宋承唐及五代之制,与宫城内设‘中书门下’,是最高的行政机构,简称‘中书’,又称‘东府’。
两府中的另外一府是‘西府’,也就是枢密院,是掌管全国军事的最高机构。
名列两府,也就意味着有了宰执天下的资格。
如今,宰执大臣分别是首相丁谓,次相冯拯,参知政事任中正、王曾,枢密使曹利用,枢密副使钱惟演、张士逊。
这几个人当中,除了王曾和张士逊,其他人都是丁谓的盟友。
除此之外,丁谓在宫里还有一个盟友。
丁谓交游广阔,刘娥的心腹太监雷允恭,也是他的重要盟友。
内有雷允恭相助,外有两府大臣建言,最终,丁谓的提桉得到了通过。
内外勾结之下,丁谓的权力也迎来了顶峰。
回忆完记忆中的信息,李杰开始暗自思索,该如何改变现在的处境?
刘娥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,能够从一介民妇,摇身一变成为皇后。
如今更是成了垂帘听政的太后。
体会了大权在握的快感,刘娥又岂会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上的权力?
历史上,刘娥一直不肯正式还政,哪怕仁宗长大成人,她仍然牢牢把控朝政。
直到明道二年,刘娥死后,仁宗才开始正式亲政。
从乾兴元年到明道二年,足足还有十一年的时间!
十一年?
李杰可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!
历史上的仁宗性格,好听一点叫‘宽仁’,难听一点叫‘软弱’,没有反抗刘娥的勇气。
不过,李杰一苏醒,那都是过去式了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祝大家中秋快乐啊,月圆人团圆,希望各位大老都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