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p;&ep;第886章朝廷疯了
&ep;&ep;众人面色怪异,齐齐看向严成锦。
&ep;&ep;严成锦也不在意,道:“国子监生是从各地挑选的栋梁,如今栋梁变多,足以道明人才济济。”
&ep;&ep;贡生被推举前,经过了重重考试,入国子监前,又经过一次礼部的考试。
&ep;&ep;还有少部分不在贡生之列,却被官员写推荐信,荐给国子监祭酒,诸如湛若水。
&ep;&ep;所以,贡生大多是有学识的人才。
&ep;&ep;毛纪气急败坏,这家伙竟在说风凉话,“敢问严大人要如何安置啊?”
&ep;&ep;原本官员致仕后,在京城并无黄册,要返回原籍。
&ep;&ep;现在致仕的官员多迁来京城,如前户部尚书周经,子弟蒙受恩荫,进入京城国子监。
&ep;&ep;严成锦仔细想了想,道:“有法子安置,在京城再建一座国子监,此为其一,取缔荫例,保留贡例,今后皆需考核,此为其二。”
&ep;&ep;毛纪老脸微微一颤,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。
&ep;&ep;李东阳几人面色各异。
&ep;&ep;此子要误人子弟啊,取消恩荫,那些纨绔子弟的性子,还能进入国子监?
&ep;&ep;毛纪想揍死严成锦,“严大人,我等上疏是请乞取缔贡例,不是荫例。”
&ep;&ep;削减或裁撤贡例,他尚且敢。
&ep;&ep;但裁撤荫例,别说是他,就连太上皇恐怕也要掂量一下。
&ep;&ep;严成锦道:“贡例大多是人才,荫例几乎是纨绔,考不上科举,毛大人是想浪费朝廷的大米?”
&ep;&ep;毛纪:“……”
&ep;&ep;朱厚照走进来,得意洋洋道:“老高说得对,百官子弟都是像李兆番那样的傻子。”
&ep;&ep;李东阳:“……”
&ep;&ep;蒋冕:“新皇怎么骂人!”
&ep;&ep;他二儿子也曾是贡生啊。
&ep;&ep;“被老高忽悠得团团转,不是傻子是什么?”朱厚照混不在意。
&ep;&ep;“……”严成锦。
&ep;&ep;蒋冕几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朱厚照:你又有什么不同?
&ep;&ep;知道诸位师傅不服,朱厚照继续道:“恩荫有人几人能中第?念完国子监,最后却成了宫中锦衣卫百户,老高,不如把国子监中的恩荫剔除?”
&ep;&ep;严成锦开口道:“臣倒是没想到这个办法,新皇圣明。”
&ep;&ep;“彼此,你也很清廉。”
&ep;&ep;太上皇弘治:“……”
&ep;&ep;诸公:“……”
&ep;&ep;取缔恩荫就闹得够大了,新皇还要劝退国子监中的荫生,这是逼百官集体规谏奉天殿啊。
&ep;&ep;国子监中的荫生不下百人,多为朝中命官子弟。
&ep;&ep;毛纪神色明显振了一下:“太上皇,这?”
&ep;&ep;他身为礼部尚书,颁布这条旨意,以后都不敢走出京城了。
&ep;&ep;太上皇弘治虽然生气,却也在想。
&ep;&ep;这逆子虽然暗讽诸公,却说得有道理,百官子弟纨绔。
&ep;&ep;除了杨廷和、谢迁家的小子,其余人学识比厚照还不如,最后不是敕封锦衣卫百户,就是给中书舍人。
&ep;&ep;浪费国子监的名额。
&ep;&ep;但,这是安抚百官的手段,朝廷也不指望这些子弟中第。
&ep;&ep;而且,皇帝这般侮辱百官子弟,传到百官耳中总是不好。
&ep;&ep;权衡之下,太上皇弘治眼神中闪过一抹愤怒之色,“还不行礼悔过?”
&ep;&ep;“儿臣知错了,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。”朱厚照几乎没有犹豫。
&ep;&ep;李东阳几人感受不到丝毫诚意,可又不能揍朱厚照。
&ep;&ep;……
&ep;&ep;回到东暖阁,
&ep;&ep;朱厚照拿出一封玉轴圣旨,眉飞色舞在上面写下三条律令。
&ep;&ep;严成锦抬头:“不用问太上皇吗?”
&ep;&ep;“父皇只让朕向诸公赔礼,又没说不可施行。”朱厚照很认真的说道,随后,把圣旨交给谷大用。
&ep;&ep;半个时辰后,国子监,
&ep;&ep;王章看到这封圣旨时,彻底傻眼了。
&ep;&ep;新皇要国子监的监生退学,还要赔在国子监吃掉的大米钱,这……有道理啊,考不上科举,不就是蛀虫了吗?
&ep;&ep;是该赔银子。
&ep;&ep;“大人,朝廷……朝廷疯了?”司业情不自禁的嘀咕一声。
&ep;&ep;退回荫生就罢了,还要赔银子,不然关进刑部大牢。
&ep;&ep;“是新皇下的圣旨无疑了,绝对不是矫诏,去办吧。”
&ep;&ep;王章小心翼翼的收起圣旨,玉轴的啊,王家的传家宝有了。
&ep;&ep;……
&ep;&ep;奉天殿,
&ep;&ep;太上皇弘治与李东阳等人还在商讨国子监的事,却听小太监来禀报,朱厚照已经下了圣旨。
&ep;&ep;还不等太上皇弘治生气,小太监又进来禀报:“太上皇,百官在殿外请求面圣。”
&ep;&ep;圣旨虽是朱厚照下的,百官可不管这些。
&ep;&ep;“让他们且先回去,寡人先与诸公商议再论。”
&ep;&ep;百官来,是想让他收回圣旨。
&ep;&ep;京城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万人,不解国子监燃眉之急。
&ep;&ep;“监生有岁贡、选贡、恩贡和纳贡四种,如今四月,正是各府州县选贡生的时候。”蒋冕提醒。
&ep;&ep;各地贡生不安置,朝廷又会被读书人指责不公。
&ep;&ep;崔岩看了眼太上皇弘治:“不如就如新皇所说,取缔荫例,再设一座国子监?”
&ep;&ep;……
&ep;&ep;第二日,国子监举办一场荫贡考试。
&ep;&ep;考试不及格者,通通被衙役拖入邢部大牢,等家里拿银子来赎人。
&ep;&ep;百官虽是心中不忿,却也只能去奉天殿规谏。
&ep;&ep;太上皇弘治想了许久,这么做会令百官寒心,难以尽心尽力为朝廷尽忠。
&ep;&ep;“传寡人旨意,今后官员不论功绩,只能送恩荫一人,让都察院把人放了。”
&ep;&ep;谢迁面露思索之色。
&ep;&ep;这样就给百官留下一些余地,不至于太过为难荫生,又限制了国子监生的人数。
&ep;&ep;萧敬抱着云展,走出大殿外宣旨,“太上皇请诸位大人回去,今后能蒙受恩荫者,限一人。”
&ep;&ep;百官多少是有些发懵。
&ep;&ep;这个要求很过分,但至少给他们保留了一个名额。
&ep;&ep;这父子俩真是一个比一个狡猾,老朱家的福利越来越偏向百姓了。
&ep;&ep;……
&ep;&ep;小太监带着口谕来到奉天殿,朱厚照摸着下巴了,“父皇行事,总是这般圆滑,百官才会得寸进尺。”
&ep;&ep;严成锦道:“臣与太上皇想法相同。”
&ep;&ep;“你又拍父皇马屁。”
&ep;&ep;严成锦:“……”
&ep;&ep;给百官留一个名额,得了好处,他们也不会再反对此事。
&ep;&ep;小太监开口道:“太上皇说,要给北雍改名为东雍,在西区新建一座国子监,名为西雍。”
&ep;&ep;南京国子监为南雍,京城国子监为北雍。
&ep;&ep;都是国子监,改名为东、西雍,倒是显得毫无等级之分,严成锦明白太上皇的用意。
&ep;&ep;朱厚照皱着眉头,“朕名号正德,想叫正雍。”
&ep;&ep;“你咋不叫雍正呢?”
&ep;&ep;(本章完)